俄乌冲突刚刚开始时,就有人传言说中俄会一起建设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备受关注、涉及大量资金的重大项目,竟然在最后的签字环节遇到了困难。俄罗斯坚持要求这条管道要经过蒙古过境,这使得我们对中国参与这个合作项目的信心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强烈了。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如此坚持管道过境蒙古?中国是否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妥协呢?
俄罗斯希望远东天然气管道经过蒙古。
俄罗斯是一个主要依靠能源出口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国家,过去常常将资源短缺的西方国家视为最重要的客户。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占欧盟总天然气消耗量的近四成。为了方便输送能源,俄罗斯还专门建成了北溪1号和北溪2号两条输气管道,连接了维堡港、鲁戈港和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此外,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也是俄罗斯向西方输送能源的必经之路。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欧洲的能源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为了迅速弥补能源贸易的缺口,加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就成了俄罗斯的最佳选择。
从2014年到2019年,中俄两国建成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这条管道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出发,进入中国东北,最后到达北京,全长只有3000公里。不过,这条管道的运输能力已经跟不上中俄两国日益增长的能源贸易需求。因此,俄罗斯急需建设一条更长、功能更完善的天然气管道。
早在2021年,俄罗斯就开始与中国商讨能源合作,计划修建一条从俄罗斯西部的亚马尔半岛直达中国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这个项目原本能让中俄双方都获益,只差最后签字就能开工。但在最后关头,俄罗斯提出管道要经过蒙古国,这让原本的中俄合作变成了涉及中俄蒙三国的跨国项目。
尽管项目计划有所调整,俄罗斯方面依然非常重视这条新管道的建设。他们多次与中方讨论管道途经蒙古国的方案,希望能于2024年开始建设,并在2028年完成投产。按照规划,这条管道每年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无疑将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俄罗斯坚持让管道经过蒙古国,这也使得这项合作变得更加复杂。尽管中俄双方都没有公开具体分歧,但项目的进展缓慢,问题可能就出在蒙古国身上。
为什么俄罗斯坚持要让天然气管道经过蒙古国?
按照常理来说,新建的天然气管道如果只经过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会是最安全、成本最低且最可靠的路线。如果让蒙古国也参与进来,不仅会增加额外的过境费用,还需要处理更多的突发情况。毕竟,虽然蒙古国位于中俄之间,但它与中俄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蒙古国虽然地下藏有不少矿产,但国家经济并不强大。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蒙古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和俄罗斯,特别是中国,是蒙古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和中国的合作占据了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不过,蒙古国一直采取所谓的“第三邻国”策略,试图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建立关系,减少对中俄的依赖。去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后,蒙古国很快与美国达成了一个价值3000亿的大订单,其中包括稀土交易。美国看中的不仅是蒙古国的资源,还有其重要的地缘政治位置。通过控制蒙古国,美国可以将其作为影响中俄关系的工具。因此,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蒙古国这个变量可能随时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风险点。
难道俄罗斯真的没注意到这个情况吗?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考虑。在蒙古问题上,蒙古国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从苏联时期开始,蒙古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都深受俄罗斯的影响。但如今,蒙古国也有了新的发展“野心”,这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布局可能不利。在与中俄的合作中,如果能将蒙古国纳入其中,俄罗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新加强对蒙古的影响力,从而防范中俄蒙之外的其他势力介入。
这种平衡策略也会影响中俄之间的合作。俄罗斯现在知道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大,在和中国的合作中很难占据主导地位。他们非常担心合作不平等,让自己处于不利位置。邀请蒙古国加入项目,也是为了找一个分担风险的伙伴,让自己更放心。
我国会作出让步吗?
在中俄合作的过程中,我国并没有完全排除蒙古国参与的可能性。现在正在推动的中俄蒙经济走廊项目,是一个三国共同参与的能源合作和边境口岸建设的计划,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之前中蒙之间的能源合作曾经遇到过一些问题,蒙古国的态度变化无常,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在与蒙古国的合作中必然会更加谨慎。
再说,咱们国家的能源来源不仅仅依赖俄罗斯。这些年,我们和卡塔尔、澳大利亚、中亚以及美国的能源合作也进展顺利。另外,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也是国内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国家还储备了大量能源。所以,我国在能源供应方面并不完全依靠俄罗斯。
杭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