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经圈子里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一些在A股混得风生水起的公司,忽然就合计着要把自家最靓的仔,也就是某个业务板块,打包一下,送去香港敲锣。这就好比你们村的养猪大户,忽然说要把他家那头体格最好、最能配种的功勋猪,拉到省城去参加选美,还要独立上户口。你说他图啥?图省里伙食好?还是图个“国际猪”的名号?
这不,A股的饲料巨头海大集团,就搞了这么一出。发了个公告,说要把旗下的“海大国际控股”,简称海大控股,分拆出去,送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消息听着挺高大上,但你要是把它扒光了看,里面的弯弯绕绕,比猪大肠还长。
咱们先搞清楚海大集团是干嘛的。简单说,就是卖饲料的,顺便卖点种苗、兽药啥的。你在餐桌上吃的鱼、虾、猪、鸡,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吃着海大的“伙食”长大的。这生意听着土,但绝对是门硬核生意,毕竟人要吃饭,牲口也得开饭,属于是刚需中的刚需。海大在A股也算是个绩优股,现金流稳定,妥妥的“三好学生”。
问题来了。一个“三好学生”,为啥要搞分家?它为什么要这么干?缺钱吗?可能缺,但肯定不是核心原因。想讲新故事?没错。故事讲给谁听?新的听众。
这就牵扯到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的“脾气”了。A股市场,就像一个看整体的体检中心。你海大集团的财报,就是一份综合体检报告,大家看的是总分。你血压稳、血糖好,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这是优点,大家给你一个不错的估值。但你这份报告里,有一项叫“海外业务”,说你在越南、厄瓜多尔这些地方生龙活虎,未来增长潜力巨大。A股的投资者们会怎么看?他们会“哦”一声,然后继续看你的总分。因为在他们眼里,你首先是个“中国饲料大王”,海外那点事儿,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加分项,但不是决定项。你的核心价值,还是被锚定在了国内这片成熟但增长渐缓的土地上。
这就很尴尬了。海大觉得自家那个闯荡海外的“儿子”,明明骨骼惊奇,是练武奇才,结果在家族大合影里,愣是被当成了一个普通亲戚。这部分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怎么办?很简单,让他单飞。
分拆去香港上市,就是把这个“儿子”单独拎出来,给他办个新户口,拍一套新写真,然后拿到一个全新的相亲市场去展示。香港是什么地方?国际金融中心。这里的投资人,天天看的就是全球各地的生意,他们对越南的故事、拉美的故事,接受度更高,也更愿意为这种“高成长性”的预期买单。这就好比,你跟村里人讲元宇宙,他可能觉得你有病;但你跑到互联网大会上讲,台下全是“家人”。
所以,海大这波操作的本质,就是一次精准的“价值重估”。它不是瞎积薄发,而是把一块已经被验证的优质资产,进行了一次“资本市场的资产证券化”。把原来估值公式里一个模糊的变量,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可以明确交易的实体。说白了,就是把同一头猪,在村里按斤卖过一次后,又拉到省城按“选美冠军”的名头,再卖一次未来的期权。
这套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快种快收”资本玩法。我们用【利益相关方博弈法】拆解一下,看看谁是赢家。
第一,海大集团母公司。妥妥的大赢家。分拆上市成功,海大国际融来的钱,有相当一部分会反哺母公司,或者说,母公司的合并报表会更好看。而且,母公司依然是海大国际的控股股东,控制权没丢。等于说,儿子出去赚钱了,不仅自己有了钱途,还给家里寄了一大笔钱。母公司的股价,大概率也会因为“价值释放”而受到一波提振。钱拿到了,股价涨了,风险还被隔离了一部分,这算盘打得,珠穆朗玛峰上都听得见。
第二,海大国际这个“分拆主体”。它也赢了。以前在集团内部,要钱得层层审批,跟兄弟部门抢预算。现在好了,自己成了上市公司,有了独立的融资平台。想在非洲建厂?想在拉美扩张?直接跟资本市场伸手就行,不用再看“家长”的脸色。而且,独立的管理团队,可以用股权激励等方式深度绑定,大家干活的劲头自然也更足。这就是从“为老板打工”变成了“为自己公司的股价打工”。
第三,香港的投资者。他们也得到了一个更“纯粹”的标的。以前你想投海大的海外业务,只能去买整个海大集团的股票,里面还掺杂着你不太感兴趣的国内业务。现在,你可以精准下注,只买这个专注于“亚非拉”新兴市场的饲-料-股。风险和收益都更清晰。
那谁可能是潜在的“受损方”呢?答案可能有点扎心:A股的老股东们。
你想想,你原来持有海大集团的股票,等于100%拥有国内业务,外加100%拥有那个潜力巨大的海外业务。现在好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了,哪怕母公司还控股,股权也被稀释了。未来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利润,你作为A股股东,只能分到一小部分了。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母公司股价涨了,我不是也赚钱了吗?是的,短期看是这样。但这是用“一次性变卖未来部分收益权”换来的。这笔买卖划不划算,就看你是喜欢细水长流,还是喜欢一锤子买卖了。
这就好比商战,本质上就是拳击比赛。海大这波操作,不是跟谁硬碰硬,而是在两个规则不同的赛场之间反复横跳,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它抓住了A股和港股估值体系的差异,在对手(其他竞争者)还在一个赛场里埋头苦干的时候,它已经给自己开了个新号,去另一个赛场刷钱了。对于公司来说,这是顶级的资本运作,是把资源利用到极致的体现。对A股的老股东来说,你手里的“体检报告”,虽然总分可能短期高了,但那张最有想象力的“心电图”,已经被单独裱起来,挂到隔壁的画廊里卖了。
所以,以后再看到这种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去港股或者美股上市的新闻,别光看个热闹。你要明白,这不是简单的“做大做强”,而是一场精密的资本手术。手术刀挥舞之间,价值被重新分割、重新定价。对公司而言,这是新一轮的起飞。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你得看清楚,这一刀,到底是切在了赘肉上,还是割走了你碗里那块最肥的肉。别到最后,人家在维多利亚港开香槟庆祝,你还在为那三五个点的短期涨幅,高呼“长期看好,格局打开”。那就真的有点黑色幽默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杭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