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入伏,提醒:“3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
别在喝了!这10种饮料堪称“液体糖”!
街边梧桐叶打着卷儿,蝉鸣声里裹着滚烫的风。
2025年7月20日,我们即将迎来三伏天的首日。老辈人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可您知道吗?这酷暑难耐的30天里,藏着祖先留给我们的养生密码。
今日且听我细细道来,那些"不上桌福气不进门"的老讲究。
饺子
展开剩余56%清晨跟着母亲去菜市场,看见面点铺子前排起的长队。案板上堆着新磨的麦粉,师傅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元宝似的饺子便跳入竹篾。
记得《郊祀记》里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而饺子形似元宝,取"金宝伏藏"的吉意。
邻家阿婆总念叨:"头伏的饺子要蘸蒜醋吃"。这可不是简单的口味偏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蒜醋既能杀菌开胃,又暗合"冬病夏治"的道理。
去年三伏天,我试着用艾草汁和面,包了荠菜猪肉馅,那抹翠绿在蒸笼里氤氲着草木清香,倒真吃出了几分"元宝藏福"的意境。
伏鸭
菜市场鸭贩的吆喝声里,藏着三伏天的养生智慧。
鸭肉性凉,正适合此时节食用。记得《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鸭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谋而合。
上周用老鸭炖了冬瓜汤,看着鸭肉在砂锅里翻滚成奶白色,想起单县"伏羊节"的传说。
舜帝时期百姓靠伏羊汤抵御瘟疫的故事虽不可考,但现代研究证实,羊肉汤中的左旋肉碱确实能促进脂肪代谢。
发布于:浙江省杭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